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二战子弹生产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二战***生产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二战总共花了多少颗***?
两颗。二战后期,日本在太平洋战场接连败退,失去制海权和制空权,但日本一直不投降,美国为了结束战争在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一颗代号小男孩的***。9日,又在长崎投下代号胖子的***,日本迫于***压力与1945年8月15日宣布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二战的战斗机机枪的弹壳怎样抛出去的?
上边这张图是P47机翼里边4挺M2老干妈的抛壳带,装在机枪的抛壳口上,退出来的弹壳通过这个弹带,从机翼下边的开口丢出去。
基本翼炮/枪都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抛弹带,把壳直接丢下去。但是想BF109这类轴炮的话....就不那么方便开口丢弹壳了,一般都会***取个容器将弹壳留存起来。
另外比如B25H这种对头狂魔也一样,侧边的机枪方便抛壳那就开口抛,机头的机枪没地方抛那就留着。
另外他那门75mm炮其实是人工装填的
二战时中国单兵带多少***和手留一弹?
正常情况下***单兵携带在120发最多,答:轻机枪***手最多带300发左右,重机枪几个***手加起来800-1000发,其他的都是后勤携带。以上数量是二战强国配置,像中国军队,国军正规军也就30发左右,红军平均只有几发。
解放战争时,我军的武器***生产是什么样的情况?
说起***期间,我人民军队的武器***情况,曾经有这么一句非常形象的概括——“小米加***”。
(“小米加***”能取得胜利,离不开广大农民的支持)
的确,面对当时武装到牙齿的***军队,***部队的武器***补给状况显然处于劣势。而且不同于土地革命战争,抗战时期的游击战,***时期大量出现的阵地战,攻坚战,使得***需求直线提高,人们军队的***补给必须以自我生产为主。
(***时期的一处地方兵工厂)
在当时的五大解放区中,只有东北解放区具有相对完善的军工生产体系。而这些军工生产组织很大程度上建立在二战日伪***留在北满和大连的军工工厂基础之上。同时加之东北军工人员的努力和智慧,以及日本友人的指导。在1947年时,就已颇具规模。
知道的很少,***时各解放区从自身出发都生产制造过武器***,因各种条件限制,产量质量参差不齐。以东北地区的产量最高质量最好。辽沈战役时***集中上千门大炮轰击锦州,炮弹大部分是自己生产制造的,火力规模让国军意外和恐惧。同时东北地区通过大连到烟台的海路源源不断向华东***提供各种物资供应包括武器***,华东***解放济南和打赢淮海战役东北解放区同样功不可没。说个故事,华东***在碾庄圩围歼黄百韬兵团时炮火猛烈。有一支部队替换下伤亡惨重的兄弟部队刚投入进攻,对面一直负隅顽抗的国军就崩溃了,四散逃命,嘴里喊着东北共军打过来了。原因是***这支部队刚配发了用来御寒具有东北特色的狗皮帽子,把国军吓着了。其实呢,淮海战役期间,东北***根本没有到过淮海战场。
挠挠头,就知道这么多了
***时期共有东北、华北、华东、西北、中原等五大解放区,其中只有东北解放区建立了相对完备的军工体系,保证本区的作战需要同时支援其他解放区。
从1946年4月起,东北民主联军就开始通过在沈阳、鞍山、本溪一带搜集日军遗留下的机器和物资开始创建自己的兵工厂。至1947年11月,先后在大连、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珲春、鸡西、牡丹江、集安等地建立了包括机器厂、***厂、手榴弹厂、炼铁厂、装药厂和木材厂等一批军工企业,共有958台各种机器、机床,编制人员近万人,其中有日本人2000余人。同时开始生产武器***供应前线部队。
至1948年上半年,东北军工共生产手榴弹200万枚、***2000万发、迫击炮弹100万发、山野步炮弹50万发。
因为技术和原料限制,东北军工尚不能自主研发生产轻重火炮之类的武器,只能达到修理和组装的水平。从1946年至1949年,一共修理组装各类轻重火炮1.8万余门。
军工产业的显著成就,在保证东北战场需求的同时也有力的支援了关内的各大野战军。1947年8月,东北军工曾将2万发炮弹经北朝鲜走渤海到胶东支援正在挺近中原的刘邓大军和陈粟大军。1948年5月又支援正在华北战场发动反攻的华北野战军炮弹3万发、***800万发。淮海战役期间,东北军工曾向华东野战军23万发炮弹。为全国***的胜利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首先,***在***中的军工生产不是完全从零开始,早在红军时期,各地的红军都有修械所。到了抗战时期,***的军工随着根据地的壮大,也逐步发展起来,但是由于根据地内缺少现代工业所需的各种硬件,所以军工生产还是停留在手工作坊阶段,数量质量均无法满足战争的需要,但是通过艰苦努力,还是为以后的军工发展储备了人才。
抗战胜利以后,解放区接收到一些小城市,在这些小城市中建立了一些兵工厂,但是这些兵工厂还是不能满足前线的供应,部队需要的***武器等物资还是主要靠缴获。
当***在东北建立了根据地以后,建立自己的军工体系就有了条件。当时好像周恩来说过,***武器是我们的运输大队长,但是***还是要我们自己补充的。通过在哈尔滨,佳木斯,齐齐哈尔,鸡西等地建立军工生产基地,东北解放区成为当时各个解放区中生产规模最大,产品质量最好的地区,尤其是大连的建新公司,是当时全军最大的军工生产基地,不过建新公司的产品主要供应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役中消耗的20万发炮弹,就是建新公司荣誉出品。在全国其他根据地也有一定的生产能力,但是都没有东北解放区的生产规模大,而且产品质量也不行。
东北解放区之所以能够有如此巨大的生产能力,是和日本原来***把东北作为主要的兵站基地有关,***接收了日本人留下来的兵工,冶金,化工等工厂设备,并且让它们成功的运转了起来,这使得解放区的***产量在1948年内超过了国统区,使三大战役有了充分的物质基础。
而***虽然接受当时亚洲最大的兵工厂,沈阳兵工厂,但是一直没有充分发挥它的产能,苏军对于沈阳兵工厂的洗劫的确有影响,但归根结底还是***自身效率低下,没有了日本的设备,有美国呢,美国国内的军工生产能力极其过剩,从美国搞一些机器设备并不费事,没有做,只能说是自己的问题。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二战***生产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二战***生产线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