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柔宇科技生产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柔宇科技生产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怎么看待中国国产柔性屏的未来?
说到柔性屏,许多人相信都已经不算陌生,其有关概念在好几年前就已经开始广泛传播,最近中国的一家并不出名的手机品牌柔宇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柔性屏手机,使得柔性屏这个概念与技术的热度再一次大幅度上升。中国第一次将柔性屏大规模投入使用,标志着我们在这个领域里已经是世界的龙头,以后中国在此领域里,大概就会和高通的地位一样了。
当然这东西用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前景非常好,比如植入人体的生命显示仪,手环,甚至可以在衣服放置一块这样的屏幕,实现我小时候的天线宝宝梦,但是在手机上这存在非常多的限制,毕竟手机可不只是一块屏幕,主板没法柔性,电池没法柔性,虽然这些现在都有解决的方法,但cpu的硅片,拍照的传感器,这些东西是真的没法软起来。
国内在技术上也非常先进,最近国产厂家宣布,最新一代的自主AMOLED生产线正式投入生产,这是中国首条AMOLED生产线,自主攻克的相关技术,未来它们会用在高端显示设备和需要折叠的可穿戴设备上。之所以能达到柔性效果,是因为它***用了软质的软性塑胶复合材料而非传统的高硬玻璃材质。***用LTPS的产品屏幕分辨率更高,使小尺寸产品也能具有4K级UHD显示率。
而且产量也非常的大,中国已经有9条生产线开始投产了,规划在建的更是在二十条以上,最大年产量可达7000张以上。未来70%以上的柔性屏幕产量甚至更多都是国产的份额,最新的6代屏生产线在明年就可以投产。
终上所述可以看出柔性屏在中国的未来无疑是及其明朗的,无论是设备的实际应用还是技术开发甚至是实际生产都是中国走在了前列。未来的潮流一定是柔性屏攻占天下,那时中国就是产业的龙头。
在柔性屏行业摸爬滚打将近10年,这10年真是不容易,不容易的是中国柔性屏厂商,但是经历风雨怎见彩虹,不论是京东方还是天马、维信诺、TCL等,在这段时间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逐步将中国缺芯少屏中的少屏问题在改善解决,虽然目前柔性OLED供应主要还是三星占据绝对主导位置,但看目前国内显示面板的投资发展情况,成为世界第一也是不远的将来(国内LCD已经是世界第一)。
客观来讲,中国柔性AMOLED显示技术与韩国三星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已经在快速赶超中,而且很可能会弯道超车。
一、先来看柔性产线的投产规划情况。
上图是我整理的全球已投产及规划投建的16条柔性生产线,可能会有遗漏,欢迎补充。
从目前的量产出货情况看,韩国三星柔性AMOLED显示发展最为成熟,量产出货最早、出货量最大,约占全球市场份额90%。今年,中国的京东方,和韩国的LGD也实现了柔性AMOLED的量产,随着产能释放和良率的提升,韩国三星将会面临不小的竞争压力。
特别地,中国大陆有9条柔性线已量产或规划投建,到2021年前后,依据设计产能,按照京东方对外公开的目前生产良率(70%),如果是在6代线上切割5.5英寸柔性手机屏幕(一块玻璃可切割228块手机屏),在满产的情况下,国内面板厂商柔性手机屏的年总产能将达到5.4亿片的产能,届时将占全球柔性显示市场的50%以上,成为柔性显示强国。
二、国内面板厂商柔性显示技术发展现状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现在就三星的柔性屏产量还是处于压倒性地位,约占全球市场份额90%,不过国内的中国国产柔性屏厂商例如京东方也在积极布局,今年已经实现柔性AMOLED的量产,随着产能释放和良率的提升,目前这种局面就会改变。
除此以外,我觉得国内国产柔性屏厂商也可以积极寻找国内手机品牌厂商谈合作。譬如努比亚前段时间刚发布了新型柔性屏手机努比亚阿尔法,***用4.01英寸柔性可弯折显示屏,这块屏幕可以承受10万次弯曲,无论低温高温都可正常运作,如果可以和国产手机联合研发的话,相信中国国产柔性屏将会走得更远。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柔宇科技生产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柔宇科技生产线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