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办厂的生产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办厂的生产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除了F-16“战隼”,还有哪些武器生产线可能转移到印度?
印度的轻型战斗机招标***已经被终止,F-16生产线转移现在没有下文,个人认为印度最有可能引进的应该是阵风或F/A-18E/F超级大黄蜂生产线。
先说下印度的所谓F-16生产线***把,这个是属于印度空军在2016年开始进行的轻型战斗机招标项目,***180亿美元引进114架单发轻型战斗机,并要求在印度生产。当时一共有两个参加竞标,一个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F-16,另一个是瑞典萨博公司的鹰狮E/F。其中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印度的塔塔集团签署合作意向书,愿意把在美国德克萨斯州沃思堡工厂的F-16战斗机生产线,搬迁到印度进行生产。塔塔集团与洛马签署F-16生产线转移意向书
但是这票合同在今年2月份被取消,因为执政的印度人民党与印度国会关于是否进口轻型战斗机问题上产生的严重分歧,迫于政治压力而被取消。印度空军进行这项招标,最初***取代已经严重老化的米格-21机群,但是触了大忌,印度空军的米格-21早已被内定是由印度自行研发的光辉(LCA)进行替换,被认为威胁到光辉战斗机的生存和装备。
虽然印度的光辉战斗机,前前后后折腾了30多年,到现在还难产,技术问题一大堆没解决不说,还重量超重,研发费用超支。但是作为印度国民自豪的象征,光辉战斗机已经被印度的各种“铁血体”媒体们无底线的吹捧下,秒天秒地秒空气的存在,脚踩枭龙,拳打歼-10,歼-20不出,谁与争锋?哪个政党要想把他停掉,就会触发极其严重的“政治不正确”,这个政治后果是政党与政客们难以承受的。三哥媒体列举的光辉与枭龙的对比,LCA有21项优势,枭龙只有3个优势,如此牛逼的战斗机,你们眼瞎的军方就这样放弃掉?要不要脸?
同时在印度空军内部,本身更希望获得中型战斗机,而不是轻型战斗机。印度的中型战斗机招标最后可以说是虎头蛇尾,最初也是设想引进生产线生产126架中型战斗机,但最后只不过购买36架阵风而告终。但也不排除在日后继续增购以及引进生产线的可能,在印度与法国达索公司签订的86亿美元的一揽子合同里面,本身包含有30亿美元的投资办厂、协助印度研发航空发动机以及航电设备的条款,等于是引进达索公司与印度进行高层次合作,对于日后扩大很有帮助。对此,法国总统马克龙以及达索公司都曾表示愿意继续向印度出口阵风生产线,扩大印度的阵风战斗机销售。
另一个可能就是美国波音公司的F/A-18E/F 超级大黄蜂,本身波音公司在拿F/A-18E/F 参加竞标印度的中型战斗机时,就表示愿意转让生产线。而现在F/A-18E/F很可能成为印度下一艘国产航母的舰载机,波音公司表示如果印度选择F/A-18E/F的话,愿意以此游说美国国会向印度出口电磁弹射器等航母核心设备。再加上波音公司的F/A-18E/F战斗机生产线也接近尾声,舰载机的市场容量有限,外销情况很不好,很有可能转让甚至转移生产线。
印度已经开始生产第一批次的F-16战机,这个备受争议的战斗机生产线转移项目终于冲破各种阻力正常运行了,此前主张把制造业留在美国的特朗普上台曾一度导致外界对这个项目失去信心,但是这次特朗普好像也没有阻碍印度获得F16生产线,虽然印度生产和维修的战绩经常摔,就算不能出口印度制造的F16也能满足自己空军的需要,要知道它的126架轻型战斗机招标***只买到了36架阵风战机。
如果这个项目让双方都满意的话注定还会有更多的武器生产线转移到印度这个人口众多的国家,下一个有可能的武器就是“狂风”战机的生产线,这款战斗轰炸机广泛装备给多个国家,其中只有英国具备生产和改造的能力,著名的截击型F3狂风就是英国改进而来的,在台风战机批量生产之后狂风面临退役,英国也因此有打算将生产线关闭。而对于那些正在使用狂风战机的国家来说必须有开动的生产线保持自己的装备来源,印度就是最好的接盘侠。
除了战机之外坦克的生产线也有可能转移到印度,此前英国的挑战者和美国的M1A2都已经停产多年,与之配套的生产线大部分都关闭了只有小部分维持零部件的少量生产,这个时候印度完全可以把挑战者或者M1A2的生产线转移到自己的国内,利用巨大的人才市场和低价劳动力吸引美英坦克生产商的眼球,有了这个生产线过不了多久印度就可以摆脱对俄制坦克的依赖,和F-16生产线一样具有重大意义。
越南邀请三星在国内建半导体生产线,你怎么看?
越南邀请三星在越南国内建半导体生产线,反映了越南希望发展自己的国家经济,提升自己科技水平的愿望,这是一种“借鸡下蛋”的思路,没什么好奇怪的。
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不一定会被拍死在沙滩上
世界经济的发展格局向来是一浪推着一浪走,没有那个国家是能一直保持优势的。从大英帝国开始,然后是德国、美国,后来日本也“浪”了一把,但在失去了十年还是二十年中浪不起来了,而现在是我们中国开始领导世界新潮流了。
韩国在世界这个大江湖里只能算是一个小浪,越南这朵浪花就更小了。
尽管世界各发展格局是一浪推着一浪走,但后浪推前浪总是需要理由的。我们这个国家属于世界上为数不多的“钱塘江大潮”,只要大潮一起,那就是排山倒海之势,是不惧怕任何小浪花的喧闹的,对此,我们要有信心,不要担心像越南这样的国家超过我们。就算越南经济再发展,也最多是另一个韩国,对韩国这只“鸡”我们都不在乎,还怕越南借鸡下来的这个“蛋”?
从另一方面说,三星不在中国办厂,不也没在韩国办厂吗?韩国人都不在乎的事,我们有必要那么在意吗?
韩国“败走麦城”,咱们倒也不用赶尽杀绝
韩国是一个财阀经济,有几个超大型的企业很正常,而三星又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曾经在我国手机销售占据半壁江山的三星,因为在接连的“爆炸门”后拒不道歉,而被国人“白衣过江”,打了三星一个“走麦城”,这是我们国人的骄傲。本人就曾使用过四部三星手机,第一、二部手机时对三星的感觉还是不错的,等到使用第三步手机时,已经感觉三星手机的某些毛病了,比如手机掉到地下手机屏特别易碎,而本人就是一个经常摔手机的马大哈。到了第四部手机,没想到在一个很关键的场合,三星手机卡的不能用,结结实实的坑了我一把,从此以后就再也不用三星手机了。
三星手机在中国名誉扫地,市场占有率大降以后,先后关闭了位于天津、深圳、惠州三家工厂,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策略,毕竟都1%的份额了,还在中国赖着也挺没劲的不是?
现在三星在越南已经建有手机、电视和家电工厂,而且最大的智能手机生产基地也在越南,可以说已经把大部分工厂都设在越南了。现在再多一个半导体生产线,那也没什么。人家人都走了,从此跟我们算是没什么关系了,以后管它三星还是四星,咱们用咱们的华为就是了。
总之,对于三星的举动,我们可以关心,但不要闹心,更不要惊心。本来很平常的我一件事,我们好好搞好自己的经济,提升我的科技能力,以后不妨就在柬埔寨也办一个手机组装厂,也建一条半导体生产线,当然要技术规模都要是“五星”级的,到时看你三星往哪里跑!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办厂的生产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办厂的生产线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