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威猛生产线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威猛生产线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MG-42通用机枪如何实现轻重两用机枪的转换?
MG42主要就是通过增加一个三脚架来实现从轻机枪到重机枪的转换,但是在实战中,MG42更多的还是以轻机枪的形态作战。MG42机枪在很多设计上大量沿用了MG34已经使用过的成熟设计,同时对工艺进行简化,便于大量生产。
首先就是供弹具,MG42的供弹具有多种,包括弹鼓、弹链等,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在轻机枪状态作战时,一般使用75发的弹鼓或者较短的弹链,这样一来便于机动,只需打开MG42自带的两脚架即可直接射击。而在重机枪形态时,一般使用的是长弹链,保证足够的连续火力。
然后就是快速更换枪管。MG42更换枪管十分方便,只需拉开枪身侧面即可抽出枪管进行更换。轻机枪状态使用时,一般不会出现过热的问题,但是在重机枪形态使用时,快速更换枪管就成了一个必要的设计,毕竟MG42是气冷机枪,不能像马克辛机枪那样水冷散热。
最后就是脚架了。德国人专门给MG42设计了LAFETTE三脚架,配备有MGZ40式光学瞄准具,能够在中距离精确观察。而且由于整个系统较重,所以射击时MG42的抖动很小,射击精度极佳,再配合不错的光学瞄准具,就能作为一款强大的重机枪实施阵地防御等作战了。
我记得曾经回答过MG34和MG42两款通用机枪的区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搜索我以前的答题了解更详细的资料,谢谢大家。
不管是二战时期还是当今年代
,德国工业品都属于全世界最精细的高端精品,MG42作为二战当时顶级军事杰作,自然就是精品中的精品,其疯狂的每分钟1200发左右的射速,让盟军士兵只要听到它的声音,就会立马躲藏起来。MG42那种像撕布机一样的声音给人一种末日来临的恐怖,曾令多少盟军官兵闻风丧胆,后被美称为“***的电锯”。
当流动作战时,其被士兵们端起来冲锋就是一把轻机枪
;打阵地战时,支起三脚架其就是一挺坚守的重机枪;除此之外,装备在战车上更是一挺车载机枪。由于其通用型强、火力超凡,当时德国一共生产了12万挺MG42,给盟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MG34可置换枪管MG42可置换枪管
由于当时MG34和MG42都***用风冷式给枪管降温,高速的射速能很快就将枪管烧红,机***必须不停的更换枪管才能保证机枪的优异性能。因为MG34是利用钢材挖造出来的,MG42是技术升级后铸造出来的,因此前者比后者重了许多,一般用做车载机枪,MG42更多用于可携带式机枪。再加上MG34和MG42同属于毛瑟兵工厂研制生产,MG42在性能上明显更优于MG34,后来也有被统称为MG42的说法。
最早的是MG34,不是MG42。
MG42是在MG34设计取得巨大成功后,进行的降成本设计版本,主要是零件大量***取冲压工艺,供弹方式也由弹鼓改为帆布弹链。
MG34,***用弹鼓供弹
由于***用的是与毛瑟***相同的7.92×57mm***,因此很好的保证了其远距离射击威力,配合三脚架可以发挥出重机枪的威力。
MG42改为弹链供弹
MG42作为轻机枪使用时,重11.6kg,配合三脚架用作重机枪时也只重20.5kg。良好的重量控制是实现通用机枪能力的前提。对比之下马克沁重机枪高达49公斤,哈奇开斯M1914带三脚架重达46.8公斤,九二式更是重达55.8公斤,虽然威力比MG42大的多,但是部署能力比MG42差远了不可能指望一个步兵班能够携行。要知道战场上不是你威力大就厉害,而是你的武器能出现在敌人武器出现不了的地方才厉害。MG42厉害就在于其高射速压制其他国家的轻机枪毫无压力,别的国家重机枪到不了的地方它能部署。所以说MG42是除MG34外最优秀的通用机枪,这没什么问题。
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实际射速连MG42十分之一都不到,被压制的死死的
#军事# #军事历史# #二战#
我想会不会是提问者将MG34理解成是MG42的轻机枪状态了?轻重两用指的是:轻型机枪使用两脚架,用弹鼓或弹夹供弹。重型机枪使用三脚架,射击更稳固,使用弹链供弹。而不是指枪身或者枪管的大小。
机枪的大量应用最开始出现于一战。
当年一战的时候,就是在大名鼎鼎的索姆河战役,数十万英法联军在宽度达到四十千米的战线上向德国人发起全线冲击,但却遭到早有预料的德国人的埋伏,上千只马克沁机枪喷射火舌,结果声势浩大的英法联军的攻势连一天都没撑到就转入防守,而英法联军在这一天的伤亡人数达到了恐怖的57000人。
战后英法美等国意识到,让德国人拥有重机枪是件非常可怕的事,于是《凡尔赛条约》中规定,德国陆军不得装备重机枪,德国国内也不能研究制造重机枪。
在条约的限制下,在1934年的时候,德国人搞出了MG34,及其紧凑的外形,从传统眼光来看这不能被归入重机枪范畴,但是可以配备三脚架,用200发弹链供弹,作为重机枪使用,在随突击部队前进的时候,还可以配发弹鼓成为轻机枪,甚至还可以跟随各类车辆成为车载机枪。比如***作品里,不少被架在翻斗摩托上的MG34的镜头,大家一定印象深刻。
看这细细的小枪管,还有套筒上面密密麻麻的散热孔,是不是很漂亮?
但MG34有一个比较严重的缺点,过于紧凑造成了其结构较复杂,复杂的结构直接导致制造工艺的复杂,需要耗费更多的工时和材料。
二战德军的火力收割机MG-42通用机枪,是德国二战呈现给世界的又一款经典武器(经典是要敌人付出绝对代价的),给盟军带来了巨大的杀伤,战后被世界各国仿制生产,就连***也不知道哪里搞来的这个玩意(估计是苏联援助),MG-42绝对算得上通用机枪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与先行者!
MG-42通用机枪,为德文缩写,意思就是“机枪1942年型”。最大特点就是射速极快,被称为“***的电锯”。为何叫通用机枪?其实换句现代化的词就叫“多用途”机枪。使用两脚架,配备75发弹鼓即可作为轻机枪使用,跟随班排作战;使用三脚架,配发300发弹箱,即可作为重机枪使用,成为营连的支援武器;他还经常被装上装甲车辆,成为车载机枪。和轻机枪一样***用气冷式,通过迅速更换枪管保持射击连续性。
一战德国战败,根据《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不可制造重机枪,军队规模控制在10万人,不能装备先进武器。但是德国人何其聪明,比如限制德国不准发展潜艇,但是德国将潜艇公司在外国注册,根本就没有耽误研发潜艇这回事!对于重机枪的发展来说,更是难不倒德国人,他们巧妙的回避了条约限制(和现在的日本差不多),发展了一款以传统眼光来看,完全不是重机枪的通用机枪MG34机枪(机枪1934年型)
这便是MG42通用机枪的先行者,理论射速800~900发,最快可达1500发/分,这是单管机枪的巅峰。作为轻机枪使用时,有效射程为800米;作重机枪使用时,其有效射程为1000米。MG34迅速装备德国各级部队,不但作为轻重机枪使用,也是装甲车机***式武器,当然这款机枪 结构复杂,生产也复杂,德国在此基础上力求简化工艺!
于是MG42通用机枪应运而生!MG42于1942年研发并且服役,最大的特点就是射速极快,被称为“***的电锯”。MG42大大简化了零部件,***用了简单流水线制造,造价也只有MG34导弹70%,生产更是只用前者的一般时间。整个二战MG42德军装备了100万支,这是相当大的装备量了,要知道德军二战冲锋枪的总生产量才120万支,从这个角度也就知道德国对这款通用机枪的满意程度!
该枪***用德国二战通用口径7.92m m 口径,全枪长1.22米,重量11.57千克,枪管长0.533米,使用*** 7.92毫米毛瑟枪弹,通用型不但强,还节约成本,简化了补给!因为MG42的高射速,射手每次扣动一下扳机的短点射,就可以射出12到15发子弹,这在战场上要是被命中,基本被打成筛子。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威猛生产线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威猛生产线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